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诗鬼李贺写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,唐朝没人能接上,宋朝才现下半句

    信息发布者:蓝色雨
    2023-11-17 02:03:54   转载
    前言

    公元810年,唐宪宗即位,政治腐败,朝野失序,正是藩镇割据、民不聊生的乱世。这一年,李贺诞生在长安一个衰落的宗室世家。他自幼聪慧过人,7岁能作诗,10岁就读完了《孝经》《论语》等典籍。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曾参加过科举,也当过奉礼郎,但终因门第衰微,仕途一直不顺。


    内容图片

    一、满腹经纶却难展抱负,年少李贺遭遇人生重创

    18岁那年,李贺信心满满地准备参加科举,他相信只要一展文采,就能扭转家族的颓势。他勤奋习作了一年,终于认为自己已蒙文运,定能高中状元。“我觉得自己快要实现仕途出头之日了,靠写文章改变命运,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!”李贺不断对父母说道。


    然而,就在考试前一天,李贺正在房中温习,突然有官差前来通知,他的考试资格被取消了。李贺震惊之余,立刻去找父亲商议。原来,取消资格的原因竟是因为父亲名字里的“晋”字,与皇室的“进”字谐音,犯了忌讳。李晋肃自己也无计可施,只能叹息:“我本不该给你取这个名字,害了你一生抱负。”


    内容图片

    李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,第二天一大早就亲自去找主考官李徽理论。李徽也很无奈,说朝中奸佞当道,有人嫉妒李贺的才华,故意找他的错处,他一个主考官也无法改变这个结果。李贺情绪激动地说:“我明明没有做错任何事,凭什么要剥夺我的权利?难道要我改姓改名才能应试吗?”


    李徽劝他回去等来年再试,李贺却再也听不进去,愤然离去。他一时间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,回到家中,整日郁郁寡欢,用酒浇愁。这原本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,他一直兢兢业业准备,却在最后一刻被无故剥夺资格,如何能不令他精神受创?


    内容图片

    “我记得小贺那时神色憔悴,整日郁郁寡欢,用酒浇愁,我们都很担心他会做傻事。”李贺的老师崔湜如此回忆道。


    这是李贺第一次遭遇人生的重创,也让他认清了现实的残酷。往日里那些对功名的憧憬与期盼,都在这一刻幻灭。李贺从小就立志要通过科举出人头地,改善家境,没想到青云之路竟会就此断送。


    内容图片

    二、抛开功名,选择用诗抒情抒怀

    正当李贺迷茫之时,父亲李晋肃开导他:“儿啊,世事难料,我们即便出身名门,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。你我都无力改变当今乱象,不如用文字传达仁义,或许能感化人心,才是正道。”


    这话点醒了李贺,他意识到并不一定靠当官才能成就事业。于是,他决定抛开功名心,专心从事诗文创作。李贺选择用诗歌抒发自己的理想,并借古喻今,批评朝廷腐败,讽刺藩镇割据,表达对国家统一的向往。


    “小贺性格孤傲,不合当世,但他一诗出,便知他是真才子。”李贺的表兄如此评价。


    内容图片

    起初,李贺还十分怀念未能参加科举的遗憾,他在诗中写道:“檀板尘封书不开,舞素袂潦倒泪难舍。早知举人愁满怀,何必当年作生才。”表达出自己对文科失利的失望。


    但很快,李贺便重拾信心,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。他大量阅读历史典籍,汲取养分。白天观察民间疾苦,了解时弊;夜晚提笔吟咏,酝酿作品。李贺坚信,真正的文人不应囿于一隅,而要发挥文思,点燃人心,这比任何官职都来得高尚。


    内容图片

    三、一首《雁门太守行》令名声大震

    826年,36岁的李贺创作了代表作《雁门太守行》。这是一首无愧于他多年来的精心创作。全诗以雁门关外边塞风光开篇,接着描写战鼓声中,唐军统帅率军平定叛乱。


    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”开篇两句,立刻描绘出战场上双方势力对峙的紧张场面。


    “角声漫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”李贺运用声言叠句的手法,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看见了漫天战火中旗帜招展、号角齐鸣的壮阔景象。


    内容图片

    最后一句“报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”直接表明了李贺借古讽今的用意,即讴歌效忠朝廷的将士,表达对当时割据势力的强烈不满。全诗气势磅礴、意境深远,可谓是李贺诗歌创作的高峰之作。


    这首诗一经发表,便在长安城内外广为传颂。百姓们争相传诵,以表达自己对统一局面和中央集权的期盼。李贺也因此一举成名,声名远扬。“有人传李贺的诗已被边塞将士们传唱,这真是太令人振奋了!”李贺的朋友欣喜地对他说。李贺虽不追求名利,但看到自己的诗篇激励人心,也不免欣慰万分。


    内容图片

    四、天才绝唱惊世 下句百年难寻

    829年,李贺又创作了那首脍炙人口的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,其中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一句的绝唱,更让他声名远扬。这句意境悠远的话,表达了李贺对当时政局的失望,也抒发了自己一生坎坷的感慨。


    “李贺这首诗,句句溢于胸臆,可见他内心的不平。”李贺的故交如此评价这首诗。


    然而,令李贺没想到的是,这句看似简单的诗,竟让后人折服。许多文人学士都想接上下句,但始终无法做到。这句既然出自天才李贺之手,要对仗工整,又要气势相称,确实难能可贵。


    内容图片

    “我听说朝中何太守、裴休都尝试对出下句,但都不尽人意。天底下怕是真的没有人能接得上李长吉的诗句啊!”有文人如此感叹。


    直到100多年后的北宋,才有一位才学兼优的文人石延年,终于对出下半句:“月如无恨月长圆。”两句合起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。石延年自己也历经考试不中而失意,因此对李贺的遭遇格外有感触,这也让他能写出一个意境相美、情感相通的下句。


    这对千古绝唱流传后世,为无数文人所传颂。就连近代,毛泽东先生在《七律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》一诗中也引用了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这句,赋予它新的历史内涵。可见李贺这句诗的艺术魅力已超越时空,成为千古不朽的珍品。


    内容图片

    五、顽石终化艺术瑰宝

    一个有理想、有抱负的青年,本该铸就一番伟业,却因生不逢时而难以施展抱负,这是何等遗憾的事!但李贺并未屈服于命运,他以诗篇传世自己的壮志,也成就了千古绝唱,其大器晚成的一生,依然值得后人景仰。


    李贺这位天赋绝伦的诗鬼,用他的诗和他的人生,跨越时光的阻隔,依然感动着无数人心。正如大德高起潜在石中寓言:顽石虽坚,却终可雕琢为璀璨夺目之玉;李贺虽遭世故打击,亦终以真情打动人心。


    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李贺不畏权贵,只忠于自己的理想,他的精神正可谓君子之风。他用诗歌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。虽然他没有官职,但却用文字窥视社会百态,讽喻时弊,开风气之先,堪称大儒。


    内容图片

    结语

    李贺虽然未能考中功名,但他的诗歌将永远流传。他用真性情打动了千古,而世俗的荣辱则早已毫无意义。对后人而言,记住李贺,就是记住那个不畏强权、只忠于天下苍生的君子之风。


    天若有情人亦老,大美不朽,正是李贺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。我们敬佩李贺,不仅因他的才华,更因他那颗倔强而伟岸的心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1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